董文永
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人工智能系 前沿交叉研究所教授 (博导,硕导)
姓名:董文永
pg电子夺宝试玩主页:
性别:男
职称:教授 (博导,硕导)
学历学位:博士
电话:68775603
办公地点:wu
e-mail:dwy@ whu.edu.cn
领域:并行分布计算,大数据挖掘管理与分析,分布式计算,复杂系统建模,高性能计算,机器学习与智能交互,人工智能,物联网,智能计算
招生信息:2018年度招收硕士0名,招收方向:...请选择...。 招收博士0名,招收方向:...请选择...。
|
研究方向
董文永,男,博士,现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后。长期从事系统科学、仿真与控制、演化计算、并行计算、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工作,发表论文30余篇,有丰富的系统研究开发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,最为骨干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提出并完善了演化仿真优化方法及其理论框架。国内外与多个知名学者(如ieee fellow、ieee演化计算学报主编姚新等)进行合作交流。
教育背景
工作经验
1、《智能仿真优化理论与技术研究》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项目编号:61170305,起止日期:2012.1~2015.1
2、《伊藤算法及其在动态仿真优化中的理论研究》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项目编号:60873114,起止日期:08.1~11.123
3、伊藤算法及其理论研究,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(一等),项目编号:20080440073,起止日期:2009.4~2011.4
4、动态环境下的多agent免疫优化,武汉市晨光计划,项目编号:20065004116-03,起止日期:06.1-08.12
5、长江水位预测系统与地形演变仿真,交通部长江航道局,项目编号:211237945,起止日期: 09.1-10.12
6、软硬件协同的资助进化技术及其系统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项目编号:60773009,起止日期:07.1~10.12
7、智能三品检测,九江铁路局,起止日期:2003年6月~2007年12月
8、软计算技术在仿真、控制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,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基金,编号:200405001,起止日期:2004.05~2005.10;
9、2010-08 “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”教材建设项目 10.1~11.12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
10、2009-11 数学模型与最优化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09.1~10.12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
教授课程
1、主讲研究生课程《数学模型与优化》(注: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课,自编教材、武汉大学出版社);
2、主讲本科生课程有《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》(注:双语教学,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核心课);《算法与程序设计竞赛》(注:全校公共课,主要针对参加acm/icpc竞赛的同学,自编教案);《数据结构》、《网络操作系统》、《网络营销》。
发表论文
1、董文永,李元香等,演化仿真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,武汉大学学报(理学版),vol 48, no.1, 2002:037~042。
2、dong wenyong, & li yuanxiang, a new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decimal coding, wuhan univ. j. of natural sciences, vol 7, no.2, 2002.
3、董文永,李元香,郑波进,王玲玲,演化计算在仿真与控制中的应用,仿真技术与应用,2001,vol.3: 139~146。
4、董文永,李元香等,一种基于空间结构的函数优化的演化算法,武汉大学学报(理学版),vol 48, no.4, 2002:046~050。
5、董文永,李元香等,演化仿真优化及其并行实现,计算机学报,2002,,vol25,no.11,1236~1243。
6、董文永,李元香等,二次演化建模在实时仿真中的应用,计算机研究与发展,2002(第39期)。
7、曾三友,康立山,董文永,带微调参量的正则化方法,计算机科学,2002, vol.29,no,6,125-126。
8、dong wenyong, & li yuanxiang,th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tarma modeling,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,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2005,p766~772.(istp).
9、dong wenyong, & li yuanxiang, an novel evolutionary method in automaticmodeling of linear time series,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,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2005, p777~783. .(istp).
10、dong wenyong, li yuanxiang, a new immun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elay-constrainted multicast routing problem, icnn&b\\\5, beijing,2005,p66~72,(ei)
11、qin jun & dong wenyong,an immune-balance control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pl problems,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,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2005 , p621~627. .(istp).
12、dong wenyong, li yuanxiang, evolutionary tarma modeling in time serials, icnn&b\\\5, beijing,2005,p73~81, (ei)
13、代建华,董文永等,演化tarma模型在时间序列的应用研究,计算机应用发展,2004, (ei);
14、董文永,李元香等,基于战争模型的智能算法及其在组合优化问题的应用,计算机学报, 2007 ;
15、dong wenyong, li yuanxiang, a particles algorithm based viener process,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(icnc\\\7)(in press);
16、dong wenyong, li yuanxiang, design of dvrpsim simulator for dynamic vrp ,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(icnc\\\7)(in press)
科研课题
研究团队
研究生课程:《数学模型与优化》指导硕士研究生20名
知识产权
学术服务
成果展示
其他
一、个人获奖情况
1、2002年度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; 2、2005年度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优秀教师; 3、2006年度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优秀任课教师; 4、2006年度武汉大学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。
二、教学获奖情况
1、2005年率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 一等奖,1队;
2、2006年率队参加第二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 一等奖,1队;三等奖,1队;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;
3、2006年率队参加第30届acm/icpc北京赛区竞赛 铜奖,2队;
4、2006年率队参加第30届acm/icpc上海赛区竞赛 银奖,1队; 铜奖,1队;
5、2006年率队参加第30届acm/icpc西安赛区竞赛 铜奖,1队;
6、2005年率队参加第29届acm/icpc北京赛区竞赛 铜奖,2队;
备注:
1、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为教育部、中国自动化学会、中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国内大赛;
2、acm/icpc竞赛为美国计算机学会(acm)、ibm等主办的国际大学生编程大赛,是衡量高校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标杆。